当前位置:

祁阳:田野披绿衣 土壤添活力

来源:祁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余泓 编辑:陈瑾莹 2025-04-01 10:31:53
—分享—

祁阳新闻网4月1日讯(通讯员余泓)紫云英通过根瘤菌的生物固氮功能,将游离的氮气转化为作物可吸收的氮素养分,翻压还田后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供给能力,提升土壤健康活力,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祁阳市将发展绿肥生产作为土壤培肥改良和减肥增效的一项关键措施,出台了《祁阳市秋冬农业生产工作意见》、《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和《祁阳市绿肥生产技术指南》。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安排专项资金185.75万元,创建绿肥种植“百千万”示范工程,在肖家、八宝、白水和大村甸等镇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立了1个万亩示范片、3个千亩示范片和25个百亩示范片,示范面积达1.8万亩,带动全市绿肥种植面积达10.9万亩。并依托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祁阳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指导,新推“一季中稻+绿油混播”模式0.6万亩,即在一季稻种植区采用紫云英、油菜混播的方式,次年收获油菜时,紫云英种子成熟后自然散落在田间,并可在秋季继续生长,无需再次播种紫云英,减少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一次播种、油菜籽和紫云英种子两头收获、多年循环利用的目的。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技术人员现场测产推算,示范区绿肥平均亩产达1800公斤,通过绿肥还田,下茬作物每亩可减少化肥用量20%-40%。

肖家镇牛头湾村种植大户刘志华对种植紫云英和绿肥生产深有感触:“我一共承包种植了1032亩稻田,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支持下,连续在承包稻田种植了12年绿肥,效果很好,每年每亩可以节省化肥成本30元以上,还可改良土壤、增加粮食产量,单这一项每年可以为我节本增收  近10万元”。

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长余泓:“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技术力量,指导农户掌握好翻压时期、翻压数量和翻压方法等绿肥还田关键技术,保证肥效及时发挥,确保绿肥的高效利用,推动祁阳农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来源:祁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余泓

编辑:陈瑾莹

本文链接:https://www.qynews.gov.cn/content/646948/83/148341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