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新闻网1月4日讯(融媒体记者 何艳飞 陈灵芝)去年11月,在”湖南好人榜"2024年第三季度发布仪式上,获得”湖南好人"助人为乐称号的九旬老人陈昌世倍受大家关注,他连续三十年捐资助学的善举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今年90岁的陈昌世,年幼时家境贫寒,曾多次因经济原因辍学。然而,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考上了师范学校,走出了山村。1995年,他带着7000元积蓄回到老家,本打算资助亲戚建房,却得知村里两名学子因经济困难面临辍学。他毅然决定,将这笔钱用于资助这两名学生。
在那个年代,陈昌世与老伴的退休金每月加起来不足1000元,但他们对助学的坚守,却从未动摇。
1999年,陈老动员在广东经商的三个儿子,共同出资200万元,设立了“祁阳县昌世助学基金”,并制定了详细的章程,确保每一分助学金都能精准帮扶到急需帮助的学生。
这些年,陈老对公益事业十分慷慨,甚至不惜倾其所有,对自己却格外节俭。30年间,昌世助学基金累计捐款达600余万元,看到陈老每年的助学金额,不了解的人可能会以为他特别有钱,每年捐出去的只是一小部分。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异常简朴,常年穿着一双解放鞋深入偏远乡村走访调查,寻找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下雨天鞋子浸水,朋友劝他换一双皮鞋时,他笑着回应:“鞋还能穿,这双好着呢。”他至今仍居住在20世纪90年代的老旧家属宿舍里,室内装修简陋,家具陈旧。
“我做的这些事情不是什么大的事情,但党和人民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要把爱心事业继续做下去,做得更好,让我的子孙传承下去。”陈昌世说道。
在陈老简朴的家中,堆满了来自受助学子的感谢信,其中一位学子写道:“15年前,父亲离世,母亲精神失常,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奶奶肩上。高三时,我几乎要辍学,是您伸出援手,给了我前行的力量和勇气……”这些信件,是对陈昌世无私奉献的最好见证。
如今,这些孩子们学有所成,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开始了这种“爱心传递"。邓清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偏远的内下学校任教,为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温暖。唐海波受昌世助学基金的资助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向昌世助学金捐赠2万元。
受资助学子唐海波表示:“我也是想把陈爷爷这个大爱传递下,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回馈社会。”
这样的“爱心传递”,让陈昌世感到格外开心与知足。30年来,从资助几个孩子到百个孩子,再到累计资助2300个孩子上大学。如今90岁的他,在公益的道路上依旧矢志不渝,步履从未停歇。
来源:祁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艳飞 陈灵芝
编辑:胡湘琴
本文为祁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qynews.gov.cn/content/646945/96/1460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