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新闻网12月28日讯(融媒体记者 欧勇强 彭旭)近年来,祁阳市在教育领域持续探索创新,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资源调配与质量提升举措,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挑战,祁阳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化教育管理体系改革。撤销了22个镇(街道)教管中心党委(党总支),将更多编制力量下沉至教学一线,直接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王飞佗和王腊月夫妇,作为观音滩镇凤凰完小校的教师,已在乡村默默奉献20余年,见证了学校从一无所有到条件逐步改善的历程,师资力量也从最初的几名老师发展到现在的9名,王飞佗夫妇更是全心投入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
观音滩镇凤凰完小教师王飞佗:“我心里想着,我参加工作以后,我就要回到农村来,要帮助这些孩子们好好去成长,有一天能够走出农村,走上大城市。”
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祁阳通过践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祁阳一中组织的“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让1400余名师生在韶山聆听思政大课,追寻伟人足迹,接受红色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祁阳一中学生邓慧:”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多读书,从书中发现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我们要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祁阳一中校长申峰:“同学们在这里接受心灵的洗礼,在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期待他们找到信仰的力量,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成长中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此外,永州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祁阳的成功举办,以及荣获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爱·悦·读”全民阅读活动,都从不同角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年高考 ,祁阳市本科上线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4668人,同比增加477人。
在教育基金的发展上,今年,祁阳同样创新募资方式,构建了市、镇、校三级教育基金体系。通过“爱心助学”、“爱烛行动”等四大特色品牌活动,累计募集善款超3500万元,惠及师生3万余人次,并成功改扩建学校20余所。其中,祁阳市科力尔慈善基金会已连续10年捐资助学,累计投入达250万元,成为祁阳爱心助学事业的一面旗帜。盘古小学也积极参与其中,累计资助学生60余人,发放爱心款近20万元,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生陈佳欣:“所以我们(去大学)会更加的努力学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升我们个人全面素质,将来回到社会我们也会像这些关爱我们的人士一样学习,去像他们一样努力关爱社会,回报他人。”
潘市镇盘古村教育促进会负责人负责人陶平江:“我们这么做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团结更多的人才,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我们盘古村的经济发展、繁荣振兴做出贡献。”
在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方面,全市142所中小学校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管理,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有效保障了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条件。同时,祁阳市还注重家校合作,积极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民生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负责人负责人徐艳飞:“学校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与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文明交通“亲子”志愿者服务,关爱老人等活动,整合与利用社区资源协同育人,同时推荐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家长可以在平台上找到关于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答案;全面铺开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
祁阳在教育领域实施的创新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展望未来,祁阳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提升教育质量,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构筑更为坚实的人才基石。
来源:祁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欧勇强 彭旭
编辑:邓帅
本文为祁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qynews.gov.cn/content/646856/62/1458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