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念好五字诀,推动民生工作可感可及可享

来源:祁阳融媒体中心 编辑:胡湘琴 2024-12-27 18:33:04
—分享—

祁阳新闻网12月27日讯(通讯员)2024年,祁阳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效开展省定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就业、教育、养老、关爱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农村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组织部署发力“早”。3月,成立了祁阳市实施民生可感行动工作专班,教育、民政、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积极响应,构建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负责股室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形成了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强大工作合力。例如,市残联提前部署,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早在2023年10月底就通过走访困难家庭,精准筛选了282户改造对象,12月中旬实施了招投标工作,2024年1月全面启动困难重度残家残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截至8月底提前完成年度目标,让残疾人尽早享受到生活无“碍”。

任务推进突出“实”。专班统筹协调和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建立了“旬调度,月总结,常态化督查”的工作机制。于每月20号调度各单位工作进展,督促各承办省级项目单位根据验收标准,及时在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上传验收佐证材料。月底全面梳理汇总任务完成情况,对工作滞后和推进不力的,及时公开通报,强化督办检查和跟踪问效,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落实、有结果、有反馈。

监督评价坚持“真”。为保障民生实事工作贴近群众所需所求,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亮码”服务,群众通过扫描“民生实事码上通”二维码即可感知民生实事项目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动态信息,全面提升民生实事办理的透明度。全年发布政策文件、项目建设内容、项目详情、工作动态等信息866条,项目公开数量排名永州市前列。群众参与评价1412人次,群众满意率99.96%,群众意见建议处理回复率达100%。

群众受益体现“效”。祁阳一中“特立”科教楼竣工投入使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85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为3221名新生儿提供疾病免费筛查与诊断服务,为18400名农村适龄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提供“两癌”免费检查,新增普惠性托位530个,新增城镇就业6615人,建设6个老年服务助餐点,开工改造10个城镇老旧小区,农村公路提质改造57.5公里……今年省定十件31项指标均圆满完成任务,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宣传覆盖“广”。各责任单位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实现从“枯燥文字”到“生动演绎”的转变,市妇联与大村甸镇妇联利用了快板这种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创作的《祁心姐姐传家风家庭教育进万家》短视频节目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获得广大家长点赞、转发。同时,积极收集社区内因民生实事受益的群众故事,以采访、图文结合等形式讲好民生故事,让民生事实变得更生动具体,增强共鸣。全年各单位在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发表民生实事相关新闻报道共95篇,更大范围提升了百姓对民生实事的关注度,推动民生实事可感可及。

一个个场景,记录下祁阳温暖;一组组数据,映照为民初心。下一步,祁阳市将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群众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和共性需求,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来源:祁阳融媒体中心

编辑:胡湘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