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新闻网5月4日讯(融媒体记者 曾莉莉 吕也千)在广袤的农田里,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技人员余泓,扎根土地14年,以科技为笔、田野作纸,为祁阳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助农增收保粮安。
余泓:“柏老板,这两天就是主要是把这个小区这个田埂扶高一点,一般要20公分以上,宽度大概30(公分),这个样子。”
走进茅竹镇富联村,余泓在这片刚完成插秧的试验田里,悉心指导种粮大户柏斌在后续管护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试验的效果。
茅竹镇种粮大户柏斌:“这几年我们种田这个肥料的成本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请到农业局余泓主任到我们这边来做肥料的实验,是想通过这个试验来测试我们这个田里的肥力,到底要用多少肥料,减少这个浪费,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2010年,余泓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祁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在硕士学习期间,他一直从事蔬菜设施栽培、种植模式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来到土肥站工作之后,他更加坚定了发挥专业专长的决心。
余泓:“我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土地上,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见的各种问题,使农户劳有所得,发挥最大的种植效益。”
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既是一项脑力劳动,更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活,余泓时常奔赴于农村的各个角落,实地查看种植模式,采集土壤样本。在平常下乡走访时,有农户反映种植水稻时增了肥,但是产量得不到增加,余泓便和同事采集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分析。
余泓:“根据检测结果,我们给予农户一定的指导意见,比如种植绿肥,秸秆还田,使用生石灰改良土壤酸碱度,进一步提高土壤的理化性状,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虽然提出了解决办法,但在农业技术推广初期,有些农户对新技术新产品还持怀疑态度,这让技术推广遭遇了瓶颈。
余泓:“为此我们带他们到我们的示范片进行参观学习,切身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种植效益,通过这种方式,农户也愿意接受这种新技术。”
在肖家镇金星村,70余亩的油菜试验田里,颗颗饱满的油菜籽挂满枝头。这片试验田的“主人”郑昌元,由于缺技术,不懂田间管理,之前都是自己摸索进行“稻—油轮作”,产量一直上不去,在2019年年底,他带着疑问到农业部门找技术人员虚心学习。如今,郑昌元的科学种田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肖家金星村农户郑昌元:“余工在我这里搞点,搞了四年了,帮助我施肥,防控病虫害,去年一季晚稻增产每亩200斤以上。”
在余泓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自2018年起,在全市累计推广指导600余万亩水稻种植,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稻谷累计增产约15万吨,同时化肥使用总量实现逐年降低。
扎根祁阳14年,余泓用汗水和智慧,先后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肥一体化示范、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等重大项目,参与完成的《基于风险管理的湖南镉污染稻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构建与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应用》等成果分别获得农业部丰收奖、市级科技进步奖等多个荣誉。
余泓:“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更加努力学好新的农业科技知识,确保科技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达到农民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发挥作用,实现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的人生价值。”
来源:祁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莉莉 吕也千
编辑:邓帅
本文为祁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qynews.gov.cn/content/646849/96/13866202.html